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江的女兒們--(6)和子

(6)和子

和子是江和德川秀忠的么女。

幼年時的和子原本名為松姬(まつひめ),也有一說是名為和姬(かずひめ,「姬」是因為身為將軍家的公主所以加上去的敬稱);入宮後因為宮中討厭發音為濁音的風俗,所以改稱為「和子」(まさこ)。

和子出生於1607,在13的時候嫁給24後水尾天皇,這樁婚姻是德川家康除了控制朝廷的決策外,還想達到「讓德川家的血與天皇家融合」的野心,所以有目的地結成的。

後水尾天皇是其父後陽成天皇與皇后的第三皇子。後陽成天皇在選擇下一任天皇人選時,受到家康的介入,不得已之下才把皇位傳給後水尾天皇。1612年後水尾天皇即位不久,家康立即提出讓孫女和子入宮的要求;之後雖然天皇於1614年送出宣旨、同意和子入宮,但是中間因為發生許多事件(大阪之陣爆發、家康過世、後陽成上皇崩殂)使得和子入宮之事一直延遲。

終於1618年,宮中開始興建女御御殿,準備迎接和子。但是卻在此時,和子的父親、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發現:後水尾天皇居然等不到和子入宮,已經先有幾名姬妾,而其中一名叫做「四辻与津子」的女官,不僅先生下一位皇子賀茂宮,當時又懷了第二胎。德川家讓和子入宮的目的,就是為了想讓和子成為皇后,並希望由和子與天皇所生的皇子成為皇室繼承人;而四辻与津子以及她和天皇之間的孩子,對有上述打算的德川家而言,可以說是很礙眼的絆腳石。

被這件事激怒的德川秀忠,於1619年親自上洛,以「由四辻与津子的行為可見宮中不檢點的風氣、為了女兒的入宮故有必要進行宮內的整頓」為理由,將相關的公家官員(包括負有監督宮中風紀的權大納言、四辻与津子的兩位兄長、後水尾天皇身旁三位近臣)予以流放或解除職務。後水尾天皇為了與秀忠對抗,宣稱要退位,但是秀忠的家臣藤堂高虎使用非常強硬的手腕恫嚇後水尾天皇及公家眾臣(當時朝廷非常貧窮,經濟來源必須仰賴幕府的資助),並將四辻与津子、皇子賀茂宮以及之後生下來的皇女梅宮趕出宮廷,使得天皇不得不屈服在幕府的勢力之下。此一事件歷史上稱為「およつ御寮人事件」(およつ御寮人是四辻与津子擔任的女官名稱)。

1620年,和子終於嫁入宮中,成為後水尾天皇的女御。當時為了彰顯將軍家的威嚴和氣勢,所有細節無不打點地極盡豪奢,由將軍家在京都的代表——二条城,至皇家的代表——御所的婚禮行列,那盛大的隊伍、場面,現在可以在當時描繪保存此景的「東福門院入内図屏風」得知。據說婚禮當天早上曾下過雨,以現在的觀點看來,難得的婚禮居然下雨,真是掃興;但當時的路面是泥土地面,下過一點雨可以讓塵土不會隨著婚禮行列行走而飛揚,地面也較結實,所以反而被視為幸運的徵兆。不過和子之後的生活真的幸運嗎?繼續看看接下來的故事吧。

在およつ御寮人事件之後入宮,想必後水尾天皇也不會立刻親近,直到1623年,和子才懷孕生下一位皇女,即為女一宮興子內親王。隔年,和子被冊封為中宮(皇后),同年產下第二個女兒。1626年,和子終於生下德川家盼望已久的皇子——高仁親王;雖然被立為皇儲,但可惜的是在1628年高仁親王就夭折了,同年生下的皇子若宮也在出生後10天病死。接連兩位皇子的死亡,使得德川家非常失望,但因為和子和後水尾天皇還年輕,所以仍期待兩人之後會再誕下皇子。

但是德川家的願望在1629年被打破了,正值壯年的後水尾天皇無預警退位,自己成為上皇,並賜予中宮和子「東福門院」的院號,將皇位讓給年僅6歲的女一宮興子內親王,即「明正天皇」,是皇室繼上一位女天皇後,隔了859年再次出現的女天皇。女天皇也是天皇,有什麼不好?問題是自古以來,皇室有不成文的規定:女性若要繼承天皇的位子,必須一輩子獨身,不得結婚。這條規定原本是為了用來預防之後皇位繼承的混亂局面,但是後水尾天皇巧妙地利用了這一條規定,將德川家的血排除在皇室繼承人之外。而且雖然天皇之位讓給女兒,但是女兒明正天皇在位時,所有朝廷的權力仍掌握在院政的後水尾上皇手中,沒有後水尾上皇或德川幕府的同意,明正天皇不管是外出、或是和外人見面都不得而行,只能待在自己的宮殿中度過每一日。「院政」本來就獨立於朝廷的法制之外,所以即使是建立在朝廷法制基礎上、用來限制朝廷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也限制不了院政系統。


為什麼後水尾天皇會有出人意料的決定?從他退位前的一些事件可看出蛛絲馬跡: 

1.     およつ御寮人事件:

1619年,後水尾天皇之前的寵妾四辻与津子,以及四辻与津子所生的皇子賀茂宮和皇女梅宮,在和子入宮前都被趕出宮。四辻与津子被迫出家,而賀茂宮和梅宮雖然貴為後水尾天皇的第一皇子和第一皇女,卻連親王和內親王的頭銜都沒有,只能以天皇三等親以外的直系血親稱號為「王」或「女王」,寄人籬下。賀茂宮4歲左右就過世了,而梅宮長大後被稱為「文智女王」,在12歲時出嫁,但結婚三年就因病離婚,之後也出家了。

在およつ御寮人事件之後,德川幕府為了確保只有和子所生的皇子能繼承皇位,後水尾天皇和其他女子所生的皇子女全部被京都所司代暗中派人殺害埋葬(若查詢日本維基就可以發現,除了和子所生的皇子女之外,其他姬妾生的皇子女沒有一個是在1629年、明正天皇即位之前出生,在那之前不知道有多少皇子女被暗中做掉)。面對幕府如此殘忍的手段,也難怪後水尾天皇會暗自不滿。

2.     紫衣事件:

1627年,幕府開始強硬管理違反「勅許紫衣法度」、「諸寺出世法度」的問題,下令停止自1615年以來,因為得到紫衣敕許而就任的五山十刹住持職位。紫衣,即紫色的袈裟,只能由天皇授予有德僧尼,是榮譽、地位崇高的象徵,也是一些寺院視為住持就任所需的必要條件;在當時,授予紫衣也是朝廷的財政來源之一。幕府早在1613年即制定「勅許紫衣之法度」,在1615年的「禁中並公家諸法度 」裡也同樣提到關於紫衣的授予規定:被授予紫衣的僧侶必須合乎幕府在法度裡的規定條件,且由幕府提出人選名單,再由朝廷從中選擇授予紫衣者;總之朝廷不可擅自授予紫衣。

這規定其實不是德川幕府所創的先例,而是復原之前室町幕府的規定,德川幕府想讓朝廷經過多年以來的混亂風氣回復到舊時常規,故參考過去的作法。

但是1613年當時,德川幕府制定各種法度之後,因為還顧慮著尚未根除的豐臣家勢力,也想拉攏朝廷的力量,所以並未嚴厲地執行法度。而朝廷內自豐臣秀吉以來,被秀吉以天皇臣子之名臣服、實為利用朝廷權威行天下一統的推崇手段捧得高高在上,宮內眾人心中對武家十分蔑視,認為公家身份地位高於武家,也不把身為武家的德川幕府所制定的法度放在眼裡。即使1615年德川家消滅豐臣家之後,重新發布、再確認各種法度,公家的態度依然故我。

所以1627年的時候,德川幕府單方面地宣告取消自1615年以來敕令的效力,這種情形令京都的朝廷和寺院大為震驚,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情形。幕府的這個行動,就是要逼迫朝廷瞭解:朝廷的種種權限若未經幕府裁可則無法執行,換言之,朝廷的所有動作,都必須在幕府的統制框框之下作為。

反對幕府的強硬派僧侶聯名向幕府提出抗告書,要求幕府撤回決定;後水尾天皇也向幕府表達希望能更溫和地處理這件事的態度。但是幕府對於強硬派僧侶的反彈感到震怒,於是嚴厲執行政策,將聯名上抗告書的三名高僧處以流放之刑,自1615年以來未經幕府許可的紫衣資格全部取消,那些敕命也全部無效。

一夕之間,許多過去令人崇敬珍重的敕命作廢,大大地打擊了朝廷的威信,朝廷地位一落千丈。而且天皇之前都親自向幕府表達態度了,卻被幕府無視,後水尾天皇的憤怒可想而知。

3.     春日局僭位面聖事件:

1629年,德川家三代將軍德川家光的奶娘阿福,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春日局,為了祈求當時染上疱瘡的家光能痊癒,進行了到伊勢神宮的參拜之旅。

10月參拜了伊勢神宮後,阿福順勢上洛,計畫著前往御所昇殿拜見天皇和皇后。此一計畫在當時可謂癡人說夢,因為阿福雖然是家光的奶娘,但她的身份不過是個武家的女兒,根本沒有面聖的資格。但是形勢比人強,在德川將軍家的壓力下,朝廷的權宜之計只好讓阿福認了遠房親戚、成為公卿三条西家的養女,以親幕派的內大臣三条西實条為兄長,取得參內的資格。1010日阿福入宮拜謁後水尾天皇及皇后和子,被授予從三位的位階、「春日局」的稱號,還有賜予天酌御盃。

這種另類的強迫方式、如此低賤的女人居然能夠面聖,讓自認高貴的後水尾天皇感到十分屈辱,又不得不妥協,也讓後水尾天皇加強了退位的決心,在同年12月讓位給明正天皇。



後水尾天皇退位後,仍以上皇的身份掌握朝廷權力,實施院政。但是少了幕府干涉的院政時期,上皇感到較之前自由,發揮好色的本性廣納妃妾,孩子一個接一個出生。雖然和子仍陸續生了三個女兒,但未再生下皇子,德川家希望將血永留天皇家血脈的心願破滅。

即使未能生下繼位的皇子,但是和子身為朝廷和幕府之間的聯繫橋樑,一直以來都非常努力地維持兩方的關係。和子收養後水尾上皇和其他女子所生的皇子,使得德川家在朝廷中保持外戚的身份,得以持續發揮對朝廷的影響力。朝廷所需要的費用,也由和子以各種名目(化妝費、治裝費等等)向幕府提出請求;譬如說上皇要修建修學院離宮時所花費的龐大金錢,大半都是和子出力向幕府募得的。而面對幕府和上皇之間的摩擦,和子也要擔任協調、調停的角色,雖然地位高貴,但事實上非常忙碌。

後水尾天皇在世時對於文藝和藝術大力推廣,連帶地和子對於藝術也十分用心,譬如說熱心於茶道的作法和茶道具的收藏。還有因為慣於穿小袖(窄袖和服),所以把這習慣帶到宮中,並向御用和服商人訂製自己設計圖樣的小袖,這些圖樣流傳下來,冠以當時的元號,被稱為「寬文小袖」。除此之外和子的手也非常巧,特別擅長於製作「押絵おしえ)」,就是剪出圖案各部份的紙型、再以棉布包覆於各紙型上縫好,最後再將各部份拼湊組合於底座上,形成立體的作品,常見於古代毽子板上的裝飾或壁飾;以前上流社會以得到和子親手做的押絵為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

和子也是具有人情味的人。之前およつ御寮人事件時被趕出宮中的皇女梅宮,後來改稱為文智女王,和子也給予彌補和照顧。文智女王日後出家,在京都郊外結一草庵修行,但是後來那片土地被後水尾上皇拿來建造修學院離宮,文智女王只好遷移到他處。多次遷移後,文智女王在奈良欲建造修行所,於是和子向幕府寫信,讓幕府寄進金錢和土地,作為建築寺院之用,此寺院即為現在奈良的円照寺前身。而宮中有時舉行祈禱、法事,和子也會請文智女王前來主持。

和子在1678年離世,享年71。據說和子往生時,陪伴在她身邊的,就是文智女王和後水尾上皇兩人。





參考資料:(這篇的參考資料太多了,好累啊...就列幾個代表號,不一一列出了)

徳川和子. (2011, August 8). In Wikipedia. Retrieved 22:03, August 9, 2011, from http://ja.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E%B3%E5%B7%9D%E5%92%8C%E5%AD%90&oldid=38702368 

後水尾天皇. (2011, July 24). In Wikipedia. Retrieved 22:06, August 9, 2011, from http://ja.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E%8C%E6%B0%B4%E5%B0%BE%E5%A4%A9%E7%9A%87&oldid=38513571

文智女王. (2011, February 18). In Wikipedia. Retrieved 22:06, August 9, 2011, from http://ja.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6%96%87%E6%99%BA%E5%A5%B3%E7%8E%8B&oldid=36414916

四辻与津子. (2010, October 15). In Wikipedia. Retrieved 22:07, August 9, 2011, from http://ja.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B%9B%E8%BE%BB%E4%B8%8E%E6%B4%A5%E5%AD%90&oldid=34484306

およつ御寮人事件. (2011, February 18). In Wikipedia. Retrieved 22:07, August 9, 2011, from http://ja.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3%81%8A%E3%82%88%E3%81%A4%E5%BE%A1%E5%AF%AE%E4%BA%BA%E4%BA%8B%E4%BB%B6&oldid=36414772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江的女兒們--(6)和子nananlovekyoto製作,以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台灣 授權條款釋出。
此作品衍生自nananlovekyoto.blogspot.com

1 則留言:

Nicole 提到...

謝謝你,寫得真好,辛苦了!
我剛觀賞了修學院離宮,正想進一步的了解; 在網路上找到了您的研究,真好,謝謝~